鄱阳湖、洞庭湖都在长江上溢诚优配,都是季节性湖泊,都能调节长江水位,我们来看鄱阳湖的季节变化。
【鄱阳湖】
鄱阳湖古称彭蠡、彭蠡泽、彭泽、官亭湖,南北最长约173千米,东西最宽约74千米,湖口水位21.71米时,蓄水量约276亿立方米,表面积约3283平方千米,是中国第二大湖泊,第一大淡水湖。
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变化的吞吐型湖泊,洪水期与枯水期面积、水位、蓄水量变化极大。具有“高水是湖,低水似河”“洪水一片,枯水一线”的形态。每年春夏之交,长江倒灌入鄱阳湖,湖水猛涨,水面迅速扩大,烟波浩渺,水域茫茫一片;但到了冬季,湖水剧降,洲滩裸露,湖底旷如平野,湖面仅剩几条蜿蜒的水道。
1998年洪水位22.52米,面积达4070平方千米,蓄水量300亿立方米。1963年最低水位5.90米,面积仅146平方千米,蓄水量4.5亿立方米。
鄱阳湖面以松门山为界,分南北两部分,南部主湖区宽广,长133千米,最宽74千米,湖水较浅;北部狭长,为入江水道,长40公里,最窄处约2.8公里,湖水较深。
鄱阳湖年流入长江平均水量为1480亿立方米,流入鄱阳湖的河流主要有五条。赣江干流长约766千米,年流量约676亿立方米。信江干流长约328千米,年流量约178亿立方米。抚河干流长约278千米,年流量约155亿立方米。饶河(鄱江)干流长约240千米,年流量约143亿立方米。修水(修江)干流长约386千米溢诚优配,年流量约113亿立方米。
【赣江】
江西河网密布,的水系自成一体,五大主要河流赣江、抚河、信江、饶河,修水全部注入鄱阳湖,在九江的湖口汇入长江。
赣江有东西两个源头,东源绵水发源于武夷山黄竹岭,在会昌与湘水(江西)汇合称贡水,为赣江正源;西源章水发源于崇义县聂都山张柴洞。章水、贡水在赣州章贡区八境台汇合后,称赣江。
赣江以东源算长约991千米,干流长约766千米,平均流量2180立方米/秒,是江西最长、流量最大的河流,由南往北纵贯江西全省。
赣江上游称贡水,在赣州纳章水后始称赣江。赣州至吉安新干为赣江中游,新干至鄱阳湖为赣江下游。
赣江经过南昌时,分北、中、南三路汇入鄱阳湖。赣江北支从鄱阳湖西北部注入;赣江中支从鄱阳湖南部注入,入湖口像一片树叶;赣江南支先注入信江,再从鄱阳湖东南部注入。
图-水上公路(鄱阳湖水位低)
【水上公路】
江西九江永修县吴城镇有一条公路,旱季在岛上,汛期在鄱阳湖中。水上公路是永吴公路的一段,长5.05千米,为三级过水公路。鄱阳湖水位涨至18.5米左右,湖水就漫过公路,但仍可行车,堪称最美水上公路。
图-水上公路(鄱阳湖水位高)
每年的涨水期间,公路在水中犹如一条蛟龙,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车行碧波万顷的鄱阳湖区,犹如人在画中游,心情豁然开朗。车辆溅起的洁白水花,仿佛灵动音符在湖水中跳跃,让人终生难忘。
通弘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